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23
作者
叶文培
谢小立
王凯荣
李志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生长发育; 秸秆还田; 产量; 长期定位试验;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8.01.01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秸秆还田提高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了水稻每1m2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但秸秆还田对早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施用氮、磷、钾肥条件下,秸秆还田使早稻产量增加12.88%(2005年)和10.03%(2006年),效果显著;而晚稻仅增加1.33%(2005年)和2.61%(2006年),增产作用不明显。造成秸秆还田对早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早晚稻生育期的温度等气候条件对还田后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影响的不同及秸秆还田到水稻移栽这段时间的长短会对有机酸和CO2等物质的浓度产生影响。还对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淹水土壤有机酸积累与秸秆碳氮比及氮供应的关系
    单玉华
    蔡祖聪
    韩勇
    Sarah E Johnson
    Roland J Buresh
    [J]. 土壤学报, 2006, (06) : 941 - 947
  • [2] 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尚洪
    朱钟麟
    吴婕
    刘定辉
    王昌全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6) : 141 - 144
  • [3] 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徐国伟
    吴长付
    刘辉
    王志琴
    杨建昌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0) : 209 - 215
  • [4] 施肥制度与养分循环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陈安磊
    王凯荣
    谢小立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 1094 - 1099
  • [5] 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徐国伟
    常二华
    蔡建
    [J]. 耕作与栽培, 2005, (01) : 6 - 9
  • [6] 稻田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的影响
    王凯荣
    刘鑫
    周卫军
    谢小立
    R.J.Buresh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 1041 - 1045
  • [7] 我国中亚热带典型红壤丘陵区季节性干旱
    黄道友
    王克林
    黄敏
    陈洪松
    吴金水
    张广平
    彭廷柏
    [J]. 生态学报, 2004, (11) : 2516 - 2523
  • [8]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CO释放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强学彩
    袁红莉
    高旺盛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 469 - 472
  • [9] 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
    李世清
    任书杰
    李生秀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1) : 18 - 23
  • [10] 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对土壤肥力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洪春来
    魏幼璋
    黄锦法
    王润屹
    杨肖娥
    [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06) : 40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