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中生代残余盆地特征及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28
作者
高乐
机构
[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勘探部
关键词
东海陆架; 中生界; 残余盆地; 盆地特征; 勘探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主要分布于盆地中南部的福州凹陷、闽江凹陷和渔山低隆起地区。钻井揭示,中—下侏罗统为中生界主要烃源岩。中侏罗世末期、白垩纪末期的地层抬升剥蚀,以及古—始新世的断裂活动对中生代形成的原生油气藏破坏作用明显。古近系内部发育良好的储盖组合,该层系不仅是新生代原生油气藏的主要聚集场所,也是中生界次生油气藏的有利聚集层位。东海陆架中生代残余盆地勘探应“中新(生界)结合、上下兼探”。渔山低隆起地区具有双源供油气的优势,是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东部海域中生界地质特征及含油气前景 [J].
王国纯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2) :23-30
[2]   盆地的改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38-41+45
[3]   改造盆地研究和油气评价的思路 [J].
刘池洋 ;
杨兴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1-14
[4]   改造型含油气盆地类型及研究思路 [J].
王定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9-23
[5]   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J].
冯晓杰 ;
蔡东升 ;
王春修 ;
高乐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1) :35-39
[6]   东海陆架和台西南盆地中生界及其油气勘探潜力 [J].
冯晓杰 ;
张川燕 ;
王春修 ;
高乐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 (05) :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