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保护性耕作措施水温效应及其产量效果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成军
吴宏亮
康建宏
许强
机构
[1] 宁夏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水温效应; 产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0.03.037
中图分类号
S513.0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贫乏、干旱频繁发生、土壤风蚀严重的特点,采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起垄、免耕等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结合方式,与传统耕作的玉米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垄膜集水处理具有明显的保水效果,随着中后期降雨的增多,集雨效果更加明显;传统耕作+地膜覆盖和免耕+地膜覆盖处理玉米生长前期含水量最高,到抽穗期以后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秸秆覆盖各处理均有保水作用,整个生育期种植行间各层(5~25cm)平均地温的变化在苗期表现明显,传统耕作+地膜覆盖、免耕+地膜覆盖和起垄+地膜覆盖处理均提高地温,分别提高2.6℃、2.0℃和1℃,其他保护性耕作地温均低于传统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温度最低,比传统耕作低2.1℃;穗期以后,各处理温差逐渐降低。垄膜集水措施和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处理表现出增产,平均产量分别为17330.4kg/hm2和1109.52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14%和11%。其他处理均表现出减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139 +1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玉米留高茬少、免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J].
刘武仁 ;
郑金玉 ;
罗洋 ;
郑洪兵 ;
李伟堂 .
玉米科学, 2008, (04) :123-126
[2]   泛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现状与前景 [J].
刘巽浩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2) :208-212
[3]   起垄覆膜微集水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白秀梅 ;
卫正新 ;
郭汉清 .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7, (02) :12-15
[4]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陈阜 ;
朱文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6-20
[5]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玉米田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J].
王顺霞 ;
王占军 ;
左忠 ;
郭永忠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S3) :134-137
[6]   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农田水分调控效果模拟研究 [J].
韩清芳 ;
李向拓 ;
王俊鹏 ;
蒋骏 ;
丁瑞霞 ;
刘正辉 ;
贾志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78-82
[7]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生长过程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陈素英 ;
张喜英 ;
胡春胜 ;
刘孟雨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4) :55-57+66
[8]   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蒋骏 ;
韩清芳 ;
贾志宽 ;
张久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2) :11-16
[9]  
Crop residue effects on aerodynamic processes and wind erosion[J] . L. J. Hagen.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