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京西大台地区的燕山运动

被引:6
作者
邵济安
张履桥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内蒙古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呼和浩特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角度不整合; 滑脱断层; 断块差异隆升; 火山活动; 沉积建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研究了京西大台地区的燕山运动,初步研究表明:这里不存在强烈的挤压变形迹象和显著的角度不整合,缺乏磨拉石建造。龙门组是厚度有限的河流相沉积,九龙山组是具有弱火山活动的湖相-滨湖相沉积。在隆起带和沉降带之间侏罗系地层显著的厚度变化率、大安山-斋堂滑覆构造及其派生的髫髻山断陷盆和大量高角度滑动面理,都显示了伸展构造背景下基底断块的差异升降。髫髻山组与壳幔相互作用有关的一套火山岩显示了上述运动的深部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47 / 6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冀西北晚侏罗世火山-沉积盆地的性质及构造环境 [J].
邵济安 ;
孟庆任 ;
魏海泉 ;
张履桥 ;
王佩瑛 .
地质通报, 2003, (10) :751-761
[2]  
Suggestion of a dynamic model of North China basin-range system[J]. SHAO Ji’an, ZHANG Changhou, ZHANG Luqiao, and ZHANG Yongbei (1.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873, China;3. Inner-Mongolia Institute of Geology, Hohhot 010020, China;4.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3(04)
[3]   关于华北盆山体系动力学模式的思考 [J].
邵济安 ;
张长厚 ;
张履桥 ;
张永北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2) :108-114
[4]   北京西山侏罗纪盆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 [J].
赵越 ;
崔盛芹 ;
郭涛 ;
徐刚 .
地质通报, 2002, (Z1) :211-217
[5]   辽西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J].
李伍平 ;
李献华 ;
路凤香 .
岩石学报, 2001, (04) :523-532
[6]   燕山式板内造山带基本特征与动力学探讨 [J].
宋鸿林 .
地学前缘, 1999, (04) :309-316
[7]   燕山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关系 [J].
朱大岗 ;
吴珍汉 ;
崔盛芹 ;
吴淦国 ;
马寅生 ;
冯向阳 .
地质论评, 1999, (02) :163-172
[8]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与前陆褶冲带的对比研究 [J].
张长厚,宋鸿林 .
地球科学, 1997, (01) :33-36
[9]   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宋鸿林 .
现代地质, 1996, (02) :149-158
[10]   大陆韧性伸展构造系统解析纲要 [J].
单文琅 ;
傅昭仁 ;
宋鸿林 .
地球科学, 1991, (05) :51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