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板内造山带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与前陆褶冲带的对比研究

被引:52
作者
张长厚,宋鸿林
机构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板内造山带,厚皮构造,差异隆升,燕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燕山板内造山带发育有许多著名的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它们与前陆褶冲带中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燕山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散在性,剖面上具有浅缓深陡的几何特征,形成千线部构造层次,具有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性质,并具有大致相同的形成时代和逆冲方向,形成这些逆冲推覆构造的直接原因是垂向的差异性隆升而不是水平挤压。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兴隆矿区外围推覆构造及煤田预测 [J].
刘天林 ;
李涛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2, (06) :1-7+2
[2]   北京西山南大寨逆冲断层域构造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赵占元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3) :275-284+357
[3]   河北赤城岩浆岩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叶俊林 ;
向树元 .
地球科学, 1989, (01) :95-100
[4]   北京十三陵地区的地质构造及其演变特征 [J].
雷世和 ;
吴新国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2) :147-159
[5]   北京昌平县十三陵—下庄一带推复构造的基本特征 [J].
张之一 ;
吴新国 ;
李红阳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3, (03) :3-9
[7]   北京西山“八宝山断裂带”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探讨 [J].
王士德 ;
张之一 ;
吴新国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2, (Z1) :111-116+127
[8]   河北省宣化鸡鸣山断层及其时代问题 [J].
何镜宇 .
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学报, 1957, (02) :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