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彭新育
汪辉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物质消耗指数; 广义最小平方法; 固定效应模型; 跨部门的时间序列; 产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运用广义最小平方法和处理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模型,利用我国各省市1995-2009年物质消耗指数、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的关系。其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呈现正向关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去物质化。固定资产投资对物质消耗趋势在统计上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固定效应模型下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于处理跨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明显的效果,固定效应模型的省际差异项有效地刻画了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省级差异。我国目前仍处于有形资产的积累阶段,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固定资产积累水平,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缺少。产业结构的差异会影响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度,第一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需要更多的物质消耗。经济发展水平同样会影响物质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度,发达地区相对于欠发达地区需要的物质消耗更少。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循环经济深入发展的减物质化多重因素分解 [J].
李慧明 ;
王磊 .
资源科学, 2008, (10) :1484-1490
[2]   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消耗分析 [J].
王青 ;
刘敬智 ;
顾晓薇 ;
丁一 .
资源科学, 2005, (05) :2-7
[3]   中国物质消耗—收入关系的理论与实际分析 [J].
彭新育 ;
梁恩 .
经济地理, 2001, (S1) :8-12
[4]   中国与其他国家物质消耗—收入关系的比较分析 [J].
彭新育 ;
侯先荣 .
中国软科学, 2000, (09) :34-39
[5]  
Developments in the throughput-income relationship: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J] . S.M. de Bruyn,J.B. Opschoor. Ecological Economics . 1997 (3)
[6]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THE MATERIAL INTENSITY OF USE [J].
CONSIDINE, TJ .
LAND ECONOMICS, 1991, 67 (01) :99-115
[7]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East-west comparisons[J] . The Environmentalist . 1989 (3)
[8]  
Materials, Affluence, and Industrial Energy Use[J] . R H Williams,E D Larson,M H Ross. Annual Review of Energy . 1987
[9]  
A New Environmental KuznetsCurve?Relationship between Direct Material Input and Income perCapita:Evidence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2 Canas,Ferro P,ConceicP. EcologicalEconomics . 2004
[10]  
Dematerialization:long term trends in the intensity of use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2 Bernardini,O,Galli,R. Futures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