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利益的本质特征

被引:59
作者
徐祥民
朱雯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环境利益; 环境消费利益; 环境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环境利益是由对象的有用性、主体的收益性和时代性三要素构成的利益。它是在环境遭到严重损害之后才出现的,是负环境利益的反面,是未发生不利变化的原环境,其本质特征是一定的环境品质。环境利益实现的过程是从负环境利益到环境利益,而环境消费利益的实现过程是主体使用环境。只有在对环境的"消费"不突破环境的"供给"时,在对实质上是环境使用的环境损害实施了有效的防治,在对具体的环境消费者实施了有效的限制时,表现为自然状态的环境利益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 [J].
韩卫平 ;
屈抒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0 (01) :136-140
[4]   法律视野下环境利益的澄清及界定 [J].
王春磊 .
中州学刊, 2013, (04) :60-64
[5]  
环境利益:一个规范性的法律解释[J]. 杜健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2)
[6]   论“环境”的法律内涵为环境利益 [J].
韩卫平 ;
黄锡生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 26 (12) :43-46
[7]   环境污染责任解析——兼谈《侵权责任法》与环境法的关系 [J].
徐祥民 .
法学论坛, 2010, 25 (02) :17-20
[8]   自然体权利:权利的发展抑或终结? [J].
徐祥民 ;
巩固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4) :80-88
[9]   从现代环境法的发展阶段看循环型社会法的特点 [J].
徐祥民 .
学海, 2007, (01) :49-54
[10]   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兼论环境法的使命 [J].
徐祥民 ;
邓一峰 .
法学论坛, 2006, (02)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