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土壤可溶性无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8
作者
刘丽娟
王玉刚
李小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可溶性无机碳;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干旱区;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276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认识干旱区水土作用下可溶性无机碳的动态特征,以民勤绿洲为例,利用地统计学、RS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从流域尺度上研究了0~10 cm土壤可溶性无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民勤绿洲0~10 cm土壤可溶性无机碳的平均含量为0.056 g C·kg-1,线性模型为土壤无机碳分布特征的最优拟合模型;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可溶性无机碳含量呈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南部坝区含量最高,中部泉山区居中,北部湖区最低;同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叠加表明,整个绿洲土壤可溶性无机碳主要分布在0.05~0.06 g C·kg-1范围,耕地和沙地中的可溶性无机碳含量整体较高,而林地、草地和盐碱地中的可溶性无机碳含量则较低;土壤可溶性无机碳含量与HCO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壤离子呈显著负相关,而与pH呈弱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干旱区水土作用下表层土壤动态性碳传输具有显著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39 / 25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耦合关系的初步探讨.[D].曹华.华中农业大学.2012, 01
[2]   黄土地区不同覆被下土壤无机碳分布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J].
崔丽峰 ;
刘丛强 ;
涂成龙 ;
李龙波 ;
丁虎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5) :1187-1194
[3]   长期施肥对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J].
荣井荣 ;
李晨华 ;
王玉刚 ;
唐立松 ;
陈效民 .
干旱区研究, 2012, 29 (04) :592-597
[4]   黄土高原表土有机碳和无机碳的空间分布及碳储量 [J].
涂夏明 ;
曹军骥 ;
韩永明 ;
沈振兴 ;
张宝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2) :114-118
[5]   胀果甘草原生境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J].
张际昭 ;
陆嘉惠 ;
田中平 ;
廖云海 ;
李学禹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9 (01) :82-86
[6]   三工河流域绿洲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 [J].
王玉刚 ;
肖笃宁 ;
李彦 ;
郑新军 .
中国沙漠, 2011, 31 (01) :101-107
[7]   全球古元古代碳同位素正异常的数据分析与成因评述 [J].
关平 ;
王颖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906-914
[8]   中东亚地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和pH值的空间变化及其气候代用指标意义 [J].
黄代宽 ;
李心清 ;
江伟 ;
赵彦龙 ;
丁文慈 .
地球化学, 2008, (02) :129-138
[9]   黄土高原8.1Ma以来方解石记录的夏季风演化 [J].
陈秀玲 ;
方小敏 ;
安芷生 ;
韩文霞 ;
王鑫 ;
白艳 ;
洪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61-70
[10]   栗钙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和无机碳剖面分布特征 [J].
杨黎芳 ;
李贵桐 ;
赵小蓉 .
生态环境, 2007, (01) :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