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表土有机碳和无机碳的空间分布及碳储量

被引:20
作者
涂夏明 [1 ,2 ]
曹军骥 [1 ,2 ]
韩永明 [2 ]
沈振兴 [1 ,2 ]
张宝成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有机碳; 无机碳; 碳储量;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2.015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选取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黄土高原陕西境内表土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机碳(Soil organiccarbon,简称SOC)和无机碳的空间分布及陕西省碳储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陕西境内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平均值分别为5.41g/kg和17.04g/kg,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是自北向南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也与所处环境相符,无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沿着纬度呈现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北纬36o以北;将每一区域内CaCO3含量的平均值与相对区域的降雨量和温度分别进行一元线性拟合,其拟合系数分别为R=0.338和0.182,碳酸盐含量与降雨量和温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陕西省表土有机碳和无机碳储量分别为0.272Pg和0.856Pg,无机碳储量远大于有机碳储量,这与其所处干旱环境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高原地区潜在腾发量模拟及时空变化 [J].
刘广全 ;
匡尚富 ;
土小宁 ;
焦醒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0, 8 (02) :23-30
[2]   全球古元古代碳同位素正异常的数据分析与成因评述 [J].
关平 ;
王颖嘉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5) :906-914
[3]   中东亚地区表土碳酸盐含量和pH值的空间变化及其气候代用指标意义 [J].
黄代宽 ;
李心清 ;
江伟 ;
赵彦龙 ;
丁文慈 .
地球化学, 2008, (02) :129-138
[4]   黄土高原8.1Ma以来方解石记录的夏季风演化 [J].
陈秀玲 ;
方小敏 ;
安芷生 ;
韩文霞 ;
王鑫 ;
白艳 ;
洪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61-70
[5]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碳酸盐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J].
贾宇平 ;
段建南 .
干旱区地理, 2004, (02) :166-171
[6]   中国粉尘源区表土碳酸盐含量与碳氧同位素组成 [J].
王亚强 ;
曹军骥 ;
张小曳 ;
沈振兴 ;
梅凡民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113-117
[7]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估算及其分布规律分析 [J].
徐香兰 ;
张科利 ;
徐宪立 ;
彭文英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13-15
[8]  
Carbon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addy soils in China[J] . Hongjie Wang,Qinghua Liu,Xuezheng Shi,Dongsheng Yu,Yongcun Zhao,Weixia Sun,Jeremy Landon Darilek.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 2007 (2)
[9]  
Assessment of soil organic and car-bonate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J.) .2 LI Z P,HAN F X,SU Yet al. Geoderma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