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冈底斯中段雄村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40
作者
徐文艺
曲晓明
侯增谦
陈伟十
杨竹森
崔艳合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拉曼光谱; 流体不混溶; 浅成热液; 雄村; 铜金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西藏雄村铜金矿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微测温和单个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研究揭示雄村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21~382℃,成矿主体温度范围为150~250℃,均一压力范围为1.94×105~45.92×105Pa;铜矿化阶段盐度范围为1.23%~36.61%,总体盐度分布表现为3个不连续区间;铜矿化阶段存在高盐度流体,金矿化阶段为低温低盐度流体。雄村矿床温度、压力特征与浅成热液矿床基本一致,但盐度偏高,成矿流体组成以高Ca2+和富含CO2、N2、CH4为特征,主要离子组成为Na+Ca2+K+Cl-SO2-4。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一复杂的不混溶体系,至少存在3种流体端员,即富CO2N2CH4气体端员、低盐度水溶液端员和高盐度水溶液端员,流体不混溶是雄村矿床金属沉淀的一个重要机制。雄村矿床兼具高硫化和低硫化浅成热液矿床某些典型特征,但与典型的高硫化和低硫化浅成热液矿床又存在差异,为一“较为特殊的浅成热液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资源
    芮宗瑶
    李光明
    王龙生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20 - 23
  • [2] 初论陆-陆碰撞与成矿作用——以青藏高原造山带为例
    侯增谦
    吕庆田
    王安建
    李晓波
    王宗起
    王二七
    [J]. 矿床地质, 2003, (04) : 319 - 333
  • [3]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斑岩-浅成热液金(铜)体系及其成矿流体
    华仁民
    陆建军
    陈培荣
    李晓峰
    刘晓东
    张文兰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3) : 18 - 22
  • [4] 新生代青藏高原三维古地形再造
    王成善
    刘志飞
    王国芝
    苗放
    马智民
    伊海生
    李勇
    李祥辉
    魏明建
    刘顺
    黄大志
    [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0, (01) : 4 - 10
  • [5]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刘斌, 1999
  • [6] Papua New Guinea
    WesleySmith, T
    [J]. CONTEMPORARY PACIFIC, 1997, 9 (02) : 479 - 487
  • [7] Fluid inclusion evidence for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of sulfide deposition in the Olympias carbonate-hosted Pb-Zn(Au, Ag) sulfide ore deposit, E. Chalkidiki peninsula, N. Greece[J] . S. P. Kilias,S. I. Kalogeropoulos,J. Konnerup-Madsen.Mineralium Deposita . 1996 (5)
  • [8] Fluid evolution, wallrock alteration, and ore mineraliz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Rodalquilar epithermal gold-deposit in southeast Spain[J] . Mineralium Deposita . 198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