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98
作者
李海防
夏汉平
熊燕梅
张杏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关键词
土壤; 温室气体;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6.027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土壤是温室气体(如CO2、CH4和N2O)产生的重要源,土壤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全球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很多,土壤理化性质如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质地等因素都可以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土壤温度,湿度、有机质含量是关键性因素。此外,地域气候、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覆盖变化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呼吸底物来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文章重点论述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排放影响因素以及排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土壤微环境碳氮循环机制,土壤呼吸模型在尺度上的推延,以及注重中国陆地与近海生态系统碳固定及减少碳排放的对策和应用技术研究,特别在人工林碳固定及农业固碳减排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781 / 17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VB环境下OpenGL的使用 [J].
马继东 ;
王立海 .
森林工程, 2007, (03) :91-93
[2]   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J].
谭周进 ;
周卫军 ;
张杨珠 ;
曾希柏 ;
肖嫩群 ;
刘强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3) :430-435
[3]   土壤活性有机碳 [J].
柳敏 ;
宇万太 ;
姜子绍 ;
马强 .
生态学杂志, 2006, (11) :1412-1417
[4]   不同耕作制度对南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胡立峰 ;
李琳 ;
陈阜 ;
叶桃林 ;
杨光立 .
生态环境, 2006, (06) :1216-1219
[5]   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源汇及其研究进展 [J].
周存宇 .
生态环境, 2006, (06) :1397-1402
[6]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温度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及对CO排放的影响 [J].
宋长春 ;
王毅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4) :4625-4629
[7]   鼎湖山主要森林土壤CO2排放和CH4吸收特征 [J].
莫江明 ;
方运霆 ;
李德军 ;
林而达 ;
李玉娥 .
广西植物, 2006, (02) :142-147+124
[8]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4排放规律研究 [J].
刘小燕 ;
黄璜 ;
杨治平 ;
余建波 ;
戴振炎 ;
王德军 ;
谭泗桥 .
生态环境, 2006, (02) :265-269
[9]   人类活动影响下淡水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变化 [J].
宋长春 ;
王毅勇 ;
王跃思 ;
赵志春 .
地理科学, 2006, (01) :82-86
[10]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J].
潘红丽 ;
赵秀兰 ;
谢祖彬 ;
朱建国 .
云南环境科学, 2005, (04)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