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多尺度耕地供需动态平衡模式研究
被引:10
作者
:
刘艳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艳芳
机构
: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5年
/ 03期
关键词
:
耕地供需动态平衡;
多尺度;
经济产出;
生态产出;
D O I
:
10.13203/j.whugis2005.03.002
中图分类号
: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
0903 ;
摘要
:
从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角度,指出耕地供需动态平衡实质上是指耕地经济量和生态量的供需动态平衡;并根据耕地供需动态平衡的多尺度特征,提出衡量耕地供需动态平衡的多尺度标准。在这个框架下,从总量、均量、质量、时间和区域等方面详细讨论了耕地供需动态平衡的基本模式以及在土地利用规划框架下的调控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8+203 +2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多尺度耕地供需动态平衡预警体系研究
刘艳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市珞喻路号
刘艳芳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4,
(05)
: 420
-
425
[2]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刘艳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艳芳
明冬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明冬萍
杨建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杨建宇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
(05)
: 493
-
498+515
[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施途径构想
王万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王万茂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庆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登辉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3)
: 64
-
69
[4]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
蔡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土地科学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蔡运龙
[J].
地理科学,
2001,
(01)
: 1
-
6
[5]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潜力与区域控制——以河北省为例
余宝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土地利用规划院!石家庄
余宝林
[J].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1)
: 30
-
33
[6]
中国耕地动态平衡的理论内涵与实施对策
程久苗,梁栋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程久苗,梁栋栋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 53
-
55
[7]
我国耕地调控的科学内涵及模式探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宪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培
朱德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朱德举
[J].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1)
: 20
-
23
[8]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郑新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济南,250014
郑新奇
[J].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1)
: 32
-
33+37
[9]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晋平著, 2001
[10]
林业生态工程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治国等编著, 2000
←
1
2
→
共 11 条
[1]
多尺度耕地供需动态平衡预警体系研究
刘艳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市珞喻路号
刘艳芳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4,
(05)
: 420
-
425
[2]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刘艳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艳芳
明冬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明冬萍
杨建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杨建宇
[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
(05)
: 493
-
498+515
[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施途径构想
王万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王万茂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庆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登辉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3)
: 64
-
69
[4]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
蔡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土地科学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蔡运龙
[J].
地理科学,
2001,
(01)
: 1
-
6
[5]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潜力与区域控制——以河北省为例
余宝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土地利用规划院!石家庄
余宝林
[J].
中国土地科学,
2000,
(01)
: 30
-
33
[6]
中国耕地动态平衡的理论内涵与实施对策
程久苗,梁栋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程久苗,梁栋栋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 53
-
55
[7]
我国耕地调控的科学内涵及模式探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宪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培
朱德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朱德举
[J].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1)
: 20
-
23
[8]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郑新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济南,250014
郑新奇
[J].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1)
: 32
-
33+37
[9]
森林景观生态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晋平著, 2001
[10]
林业生态工程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治国等编著, 200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