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方式、结构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11
作者
邓卫平
侯俊军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现代化; 影响效应; 实证分析;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5.07.011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203 ;
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而财政支农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基于中国1990-2013年的统计数据,检验了三种财政支农方式对农业现代化四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对农业科技化、农业效率、农业集约化以及农业生态化的影响效应是不一致的。需要根据财政支农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效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方式与结构,从而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使用绩效。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财政支农科技投入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J].
卢昆 ;
郑风田 .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01) :33-37
[2]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Chang,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 . 2001
[3]   省区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 [J].
杨勇 ;
李雪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5) :98-108
[4]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李晓嘉 .
经济问题, 2012, (01) :68-72
[5]   财政支农机制创新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基于浙江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J].
邓启明 ;
胡剑锋 ;
黄祖辉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07) :26-32
[6]   河北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研究 [J].
张潇 ;
周振娥 ;
周建霞 .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12)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