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损害: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法治的问题与思路

被引:17
作者
梅宏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损害; 生态利益; 风险社会; 环境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传统法律对于生态利益保护、生态损害预防和救济有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保护人类最大的共同利益———生态利益不受侵害,防范生态风险,预防和控制生态损害发生,是环境法特有的使命。应对生态损害,要求法律针对生态损害的特点,结合其发生机制,考虑现实的社会条件,完善风险社会的环境立法。环境法一改传统救济方式重于事后惩罚与补救的立法思路,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的建设,重视对生态利益的保护,积极改变生态利益在多元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地位以至于易受损害的局面,以求从根本上预防生态损害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也谈对环境的损害——欧盟《预防和补救环境损害的环境责任指令》的启示 [J].
蔡守秋 ;
海燕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5, (03) :97-102
[3]  
论环境法功能之进化.[M].钭晓东; 著.科学出版社.2008,
[4]  
从对峙走向和谐.[M].郑少华著;.科学出版社.2005,
[5]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7]  
中国环境法原理.[M].汪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环境法新视野.[M].吕忠梅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  
环境法.[M].(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法律出版社.1999,
[10]  
精神损害赔偿.[M].杨立新等编著;.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