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宪法环境权

被引:11
作者
王锴
李泽东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宪法环境权; 基本国策; 概括性人权保障; 社会权;
D O I
10.16273/j.cnki.53-1134/d.2011.04.043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环境权已作为新兴人权被提出,越来越为宪法所保障。虽然我国宪法文本上缺少环境权的直接规定,但通过宪法解释的方式从我国宪法文本中推衍出环境权是较为合理的方式。由我国宪法基本国策条款推衍出的宪法环境权为客观法性质的环境权,赋予国家保护环境的义务,不具有可请求性。由我国的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所推衍出的环境权具有主观权利的性质,具有可请求性。具有主观权利性质的环境权是一种社会权,赋予国家积极给付的义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德比较宪法视野下的人格尊严——兼与林来梵教授商榷 [J].
谢立斌 .
政法论坛, 2010, 28 (04) :53-67
[2]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 [J].
林来梵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3) :47-55+126
[3]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J].
张翔 .
法学研究, 2005, (03) :21-36
[4]  
立法不作为与基本权利保障.[M].王锴; 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5]  
财产权保障与司法审查.[M].王锴; 著.新华出版社.2009,
[6]  
财产权保障与宪法变迁.[M].王锴; 著.海南出版社.20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M].许崇德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8]  
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M].陈新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9]  
宪法新论..法治斌;董保城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