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页岩吸附量预测模型

被引:12
作者
陈志礼 [1 ,2 ]
宁正福 [1 ,2 ]
杜华明 [1 ,2 ]
黄亮 [1 ,2 ]
叶洪涛 [1 ,2 ]
张文通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页岩吸附;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核密度估计; 预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1 [油气层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页岩吸附是受TOC(总有机碳质量分数)、Ro(镜质体反射率)、T(温度)和p(压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常规的等温吸附模型无法对多因素同时作用及随机耦合的页岩吸附情况进行分析。为此,文中总结分析了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遗传算法和核密度估计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利用试错法确定隐含层最优节点数为12,从而构建了吸附量预测模型。基于4个岩样、80组吸附实验数据,对BP网络进行训练和检验。其中:75组训练数据的预测相对误差处于±2%,平均相对误差为2.480%;5个检验组的预测相对误差处于±10%,平均相对误差为4.999%,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978 9。另外,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4个影响因素对吸附量的敏感性,发现其敏感性排序为p>T>TOC>Ro。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可用于分析多因素同时作用下的页岩吸附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遗传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王银年.江南大学.2009, 05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及MATLAB实现.[D].童飞.武汉理工大学.2005, 03
[3]   荆门地区页岩储层吸附特征及吸附势理论应用 [J].
岳长涛 ;
李术元 ;
李林玥 ;
温海龙 .
石油实验地质 , 2016, (03) :346-353
[4]   基于PCA-BP的钻头优选方法与应用 [J].
赵廷峰 ;
周启成 ;
赵春艳 ;
周伟勤 ;
冯小琴 .
断块油气田, 2016, 23 (02) :243-247
[5]   页岩中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J].
熊健 ;
刘向君 ;
梁利喜 .
石油钻探技术, 2015, 43 (03) :96-102
[6]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吸附特征及控制因素 [J].
张烈辉 ;
唐洪明 ;
陈果 ;
李其荣 ;
何激扬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12) :63-69
[7]   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吸附影响因素分析 [J].
武瑾 ;
王红岩 ;
拜文华 ;
薛华庆 ;
杜东 .
断块油气田, 2013, 20 (06) :713-718
[8]   GA-BP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性能比较 [J].
刘春艳 ;
凌建春 ;
寇林元 ;
仇丽霞 ;
武俊青 .
中国卫生统计 , 2013, (02) :173-176+181
[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田生产动态分析方法 [J].
樊灵 ;
赵孟孟 ;
殷川 ;
朋兴亚 .
断块油气田, 2013, 20 (02) :204-206
[10]   考虑地层温度和压力的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新模型 [J].
李武广 ;
杨胜来 ;
徐晶 ;
董谦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4) :79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