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被引:28
作者
沈渭洲
凌洪飞
徐士进
周新民
赵子福
郭建强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四川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肥,成都
关键词
同位素; 花岗岩类; 新元古代;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0.05.012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扬子板块西缘北段新元古代花岗岩类分布较广。它们具有准铝质化学成分(A/NKC<1.03);贫Rb、U、Th、Nb、Hf,相对富Sr、Ba、Zr;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εNd较高(>—4.3),Isr较低(<0.7050),δ18低(<7.6‰)。这些特征与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类的值十分相似,反映其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点。新元古代花岗岩类的Nd模式年龄(1.81~1.14 Ga)介于该区初生地壳(1.0 Ga左右)和古老地壳(>2.0 Ga)之间,推测这些花岗岩类主要是由上述两端元按不同比例组成的混合源区衍生的。母岩浆的形成可能同新元古代早期(晋宁期)滇青藏大洋板块向扬子古板块的俯冲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12 / 5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华南基底变质岩的Sm-Nd同位素及其对花岗岩类物质来源的制约
    沈渭洲
    朱金初
    刘昌实
    徐士进
    凌洪飞
    [J]. 岩石学报, 1993, (02) : 115 - 124
  • [2] 陕西地区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与大地构造发展的联系
    黄萱
    吴利仁
    [J]. 岩石学报, 1990, (02) : 1 - 11
  • [3] Precambrian crustal components, plutonic associations, plate environment of the Hercynian Fold Belt of central Europe: Indications from a Nd and Sr isotopic study[J] . T. C. Liew,A. W. Hofman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8 (2)
  • [4] The oxyge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igneous rocks[J] . Hugh P. Taylor.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6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