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利用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秀云
机构
[1]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旧建筑; 文化空间; 濒危改造; 历史景观;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4.12.014
中图分类号
TU253 [少数民族民居建筑]; TU-87 [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
学科分类号
081302 ; 0814 ; 083304 ;
摘要
少数民族旧建筑是中国乡土村落文化的代表,当前研究多从建筑美学与城镇化建设的角度谈及少数民族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利用,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建筑与乡村聚落空间的公共关系,围绕建筑文化空间的保护治理来探讨少数民族旧建筑的社会关联性,对其民用结构的濒危改造提出了全新思路,反思民族视觉元素保留中历史文化细节的遗落,认为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景观的再生利用提供了现代人"反秩序生活"的宝贵经验,指出纪念少数民族旧建筑所凝聚的人类自然生存能力并使之启迪城市生活是少数民族旧建筑保护、改造与利用的根本价值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历史名村文化保护与改造策略研究[D]. 蒲泽敏.西南交通大学. 2012
[12]  
通道侗族村落建筑风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 李苗.湖南大学. 2011
[13]  
川西民居构成形态与环境研究[D]. 董文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