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思维到法治思维:中国法治进程的拓展与深化

被引:21
作者
孙光宁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思维; 法治思维; 法律职业群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律思维主要是法律职业群体依据法律进行思考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法律思维也有着一定局限,包括仅仅聚焦于个案、过于专业化和本土化难题等方面。如果说法律思维是根据法律进行思考的话,那么法治思维就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围绕法律及其相关社会规范进行思考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法治思维更加全面和综合。法治思维能够弥补法律思维的不足,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主体、评价标准、作用范围和学科属性上,其中主体的区别具有决定意义。法律思维与法治思维共同指向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法治思维将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主流意识形态,而法治方式将成为主导社会治理的手段。从法律思维到法治思维展现了法治的拓展和深化,在推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律职业群体和权力阶层需要携手共进,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也需要深度融合。正式法律制度是实现这种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式,具体制度形式包括法律顾问制度、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 [J].
张卫平 .
浙江社会科学, 2013, (12) :144-148+160
[2]   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养成 [J].
李梅 ;
张红扬 .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3, 30 (06) :104-108
[3]   法律思维方法的“器”与治国理政的“道” [J].
孙笑侠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 (11) :4-7
[4]   法教义学的应用 [J].
许德风 .
中外法学, 2013, 25 (05) :937-973
[5]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J].
李茂春 ;
吕丽梅 .
求实, 2013, (10) :26-29
[6]   法治思维——社会转型时期治国理政的应然向度 [J].
江必新 .
法学评论, 2013, 31 (05) :3-9
[7]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蕴 [J].
陈金钊 .
法学论坛, 2013, 28 (05) :5-14
[8]   美国政府律师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J].
董倩 ;
张璐 ;
黄勍 .
知识经济, 2013, (08) :37-38
[9]   论判决的公众认同 [J].
谢新竹 .
法律适用, 2007, (01) :32-37
[10]   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 [J].
陈金钊 .
法商研究, 2003, (06) :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