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思维到法治思维:中国法治进程的拓展与深化

被引:21
作者
孙光宁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思维; 法治思维; 法律职业群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律思维主要是法律职业群体依据法律进行思考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法律思维也有着一定局限,包括仅仅聚焦于个案、过于专业化和本土化难题等方面。如果说法律思维是根据法律进行思考的话,那么法治思维就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围绕法律及其相关社会规范进行思考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法治思维更加全面和综合。法治思维能够弥补法律思维的不足,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主体、评价标准、作用范围和学科属性上,其中主体的区别具有决定意义。法律思维与法治思维共同指向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实践。在未来的发展中,法治思维将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主流意识形态,而法治方式将成为主导社会治理的手段。从法律思维到法治思维展现了法治的拓展和深化,在推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律职业群体和权力阶层需要携手共进,法律思维和法治思维也需要深度融合。正式法律制度是实现这种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式,具体制度形式包括法律顾问制度、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1]  
修辞与法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麦考密克 (MacCormick, 2014
[12]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编辑委员会[编], 2003
[13]  
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 谌洪果.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