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评价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纯合性

被引:45
作者
朱晓琛 [1 ]
刘海金 [1 ]
孙效文 [1 ]
薛玲玲 [1 ]
毛连菊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2]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牙鲆; 雌核发育; 纯合性; 微卫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8个微卫星座位分别对牙鲆减数雌核发育二倍体家系和卵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家系的纯合性进行检验。卵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在所有检测座位全部纯合。减数雌核发育二倍体在部分座位发生纯合,但未发现在所有座位全部纯合的个体,在Poli9TUF、Poli9-8TUF、Poli11TUF、Poli13TUF、Poli23TUF、Poli30TUF、Poli123TUF和Poli130TUF座位,杂合子比例分别为1·0000、1·0000、0·1944、0·9459、0·8611、1·0000、0·7778和0·8000,平均杂合子比例为0·8224。由此表明,牙鲆除了Poli11TUF外,在其余7个座位均具有很高的重组率。研究结果显示,牙鲆卵裂雌核发育二倍体一代即可形成纯合子;而减数雌核发育二倍体由于具有较高的重组率,使其与母本的遗传同质性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锦鲤4个人工雌核发育家系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J].
刘静霞 ;
周莉 ;
赵振山 ;
桂建芳 .
动物学研究, 2002, (02) :97-105
[2]   雌核发育牙鲆同工酶基因的重组及父方基因的表达 [J].
徐成 ;
王可玲 ;
徐永立 ;
张培军 .
海洋与湖沼, 2002, (01) :62-67
[3]   应用微卫星技术对野鲤和两种鲤选育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杜长斌 ;
孙孝文 ;
楼允东 ;
沈俊宝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 (04) :285-289
[4]   牙鲆和大菱鲆养殖群体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 [J].
邹曙明 ;
李思发 ;
蔡完其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4) :6-9
[5]   牙鲆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J].
刘静 .
海洋科学, 1995, (02) :65-67
[6]   鲤鱼人工雌核发育及其作为建立近交系新途径的研究 [J].
吴清江 ;
陈荣德 ;
叶玉珍 ;
柯鸿文 .
遗传学报, 1981, (01) :50-55+98
[7]   Gynogenesis assessment using microsatellite genetic marker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J].
Castro, J ;
Bouza, C ;
Sánchez, L ;
Cal, RM ;
Piferrer, F ;
Martínez, P .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3, 5 (06) :58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