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谢俊贤
机构
[1] 天水市农科所!甘肃天水
关键词
玉米;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 ,从系谱分析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法方面对玉米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 ,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见解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2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展望[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中国农学会等编, 2000
[12]   中国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研究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陆利行 ;
王永普 ;
张新 ;
田曾元 ;
不详 .
玉米科学 , 1998, (01) :9-13+28
[13]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4) :17-25
[14]   RAPD在玉米类群划分研究中的应用 [J].
刘新芝 ;
彭泽斌 ;
傅骏骅 ;
李连城 ;
黄长玲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3) :44-48+50-51
[15]   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和模式的研究Ⅱ玉米自交系优势类群的划分和优势模式初探 [J].
陈彦惠,刘新芝,彭泽斌,张传贞,高素玲,陈秋元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5, (04) :341-343+345-347
[16]   RFLP在玉米遗传和育种中的应用 [J].
周洪生 .
作物杂志, 1992, (04) :7-9
[17]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4) :1-9
[18]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