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次生植被下土壤蓄水性能及有效性研究

被引:22
作者
赵世伟
周印东
吴金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次生植被; 土壤蓄水性能; 土壤水分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研究了子午岭北部黄土丘陵区不同次生植被群落类型下土壤蓄水性能及水分有效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撂荒地的土壤蓄水量最小,草地和灌木地的土壤蓄水量有所提高,增幅为17%~65%,而乔木林地土壤蓄水量最大,分别较撂荒地和草地、灌木地增加明显,其增加幅度分别达68%~79%、41%~50%和15%~20%;土壤田间持水量在0~20cm土层从撂荒地、草地、灌木林地到乔木林地,土壤田间持水量逐步提高,而20~50cm土层则变化不大;土壤有效水含量在两个土层中的变化均随着植被的进展演替呈现增加的趋势。讨论了植被与土壤互动关系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89 / 13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子午岭北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J].
赵世伟 ;
周印东 ;
吴金水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4) :119-122+94
[2]   子午岭林区北部近50年植被的变化发展 [J].
邹厚远 ;
刘国彬 ;
王晗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1) :1-8
[3]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与植树造林 [J].
杨文治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433-438
[4]   南澳岛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土壤的变化 [J].
周厚诚 ;
任海 ;
向言词 ;
彭少麟 ;
李萍 .
热带地理, 2001, (02) :104-107+112
[5]   关于黄土丘陵典型地区植被建设中有关问题的研究Ⅰ、土壤水分状况及植被建设区划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李宏平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2) :102-110
[6]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凋落物数量及分解动态 [J].
张庆费 ;
宋永昌 ;
吴化前 ;
由文辉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3) :59-64
[7]   车八岭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土壤特性的初步研究 [J].
卢其明 ;
林琳 ;
庄雪影 ;
陈红跃 ;
黄永芳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3) :51-55
[8]   浙江天童森林公园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张庆费 ;
由文辉 ;
宋永昌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7, (02) :37-41
[9]   黄土高原地区造林土壤水分生态分区研究 [J].
杨文治,马玉玺,韩仕峰,杨新民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4, (01) :1-9
[10]   SPAC中的水分运动 [J].
邵明安 ;
陈志雄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SPAC中水分运行与模拟研究专集), 1991, (0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