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可利用降水量的气候特征

被引:13
作者
郭渠 [1 ]
程炳岩 [1 ]
孙卫国 [2 ]
李瑞 [3 ]
机构
[1] 重庆市气候中心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可利用降水量; 气候特征; 旋转主成分分析; 长江上游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长江上游地区107个观测站1960-2008年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陆面蒸发经验模型计算得到各观测站的月蒸发量,再根据水量平衡关系,得到可利用降水量,采用数理统计、REOF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可利用降水量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可利用降水量季节变化显著,5-9月长江上游可利用降水出现2-3个高值中心且中心位置稳定少变,10-4月可利用降水基本上呈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特征.长江上游夏半年可利用降水的空间分布类型可分为长江上游东南区、东北区、中部区、西北区、北部区和西南区.大气降水在可利用降水量中起决定性作用.当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偏南偏东)时,长江上游东部地区可利用降水量偏少(多);当东亚(南亚)夏季季风偏强(弱)时,长江上游东部(西北部)可利用降水量偏少(多).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区域陆地水资源数值模拟分析 [J].
杜川利 ;
刘晓东 .
气象, 2009, 35 (08) :49-60
[2]   近50年四川盆地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 [J].
胡豪然 ;
毛晓亮 ;
梁玲 .
地理学报, 2009, 64 (03) :278-288
[3]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 [J].
任国玉 ;
姜彤 ;
李维京 ;
翟盘茂 ;
罗勇 ;
马柱国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 (06) :772-779
[4]   长江流域水汽收支的时空变化与环流特征 [J].
张增信 ;
姜彤 ;
张金池 ;
张强 ;
刘宣飞 .
湖泊科学, 2008, (06) :733-740
[5]   长江流域降水极值时间序列的分布特征 [J].
苏布达 ;
姜彤 .
湖泊科学, 2008, (01) :123-128
[6]   云南省大气中水资源分布特征初探 [J].
陶云 ;
赵荻 ;
何华 ;
高锡帅 ;
郑建萌 ;
黄玮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4) :506-515
[7]   IPCC成立以来对温度升高的评估与预估 [J].
赵宗慈 ;
王绍武 ;
罗勇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3) :183-184
[8]   重庆区域旱涝指标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J].
李永华 ;
毛文书 ;
高阳华 ;
韩逢庆 ;
李家启 .
气象科学, 2006, (06) :6638-6644
[9]   高原东侧川渝盆地降水与水资源特征及变化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彭俊 .
大气科学, 2006, (06) :1217-1226
[10]   再论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 [J].
陶诗言 ;
卫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5) :51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