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部2.8Ma以来的化学风化与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被引:5
作者
陈诗越
王苏民
金章东
沈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南京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错鄂湖; Rb/Sr; Zr/Rb; 环境演化;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3.01.003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对采自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泊钻孔近 2 0 0m以上深处、形成于 2 .8Ma以来的沉积岩岩芯中Sr ,Rb ,Zr含量变化及Rb/Sr ,Zr/Rb比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其岩性、粒度、粘土矿物组成 ,分析了该地区 2 .8Ma来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和古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表明 ,2 .8Ma来青藏高原中部的环境经历了 3个演化阶段 :在深约 197~ 170m(2 .8~ 2 .5Ma)岩性段 ,低Sr含量 ,高Rb/Sr和Zr/Rb比揭示的是较弱的化学风化过程 ,反映了与当时强烈的高原隆升运动有关 ;在约 170~ 38.5m(约 2 .5~ 0 .8Ma)段 ,高Sr含量 ,低Rb/Sr和Zr/Rb比记录的是该流域较强的化学风化阶段 ,与高原在稳定期中部总体处于温湿或凉湿的环境下的结论吻合 ;在 38.5~ 0m(约 0 .8~ 0Ma)段 ,总体Sr含量处于相对低值 ,Rb/Sr比相对较高 ,化学风化相对较弱 ,表明高原中部处于较寒冷的环境之中 ,高原整体已隆升到 4 0 0 0m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最近130ka以来黄土中Zr/Rb值变化及其对冬季风的指示意义 [J].
刘连文 ;
陈骏 ;
陈旸 ;
季峻峰 ;
鹿化煜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09) :702-706
[2]  
青藏高原错鄂湖2.8Ma来的孢粉记录[J]. 吕厚远,王苏民,吴乃琴,童国榜,羊向东,沈才明,李世杰,朱立平,旺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3]   花岗岩化学风化过程中的Sr同位素演化──矿物相对风化速率的影响 [J].
马英军 ;
刘丛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8) :634-640
[4]   小冰期弱化学风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J].
金章东 ;
王苏民 ;
沈吉 ;
张恩楼 ;
季峻峰 ;
李福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21-225
[5]   最近2.5Ma以来黄土高原风尘化学组成的变化与亚洲内陆的化学风化 [J].
陈骏 ;
安芷生 ;
刘连文 ;
季峻峰 ;
杨杰东 ;
陈旸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136-145
[6]   长江、黄河流域泛滥平原细粒沉积物87Sr/86Sr空间变异的制约因素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J].
孟宪伟 ;
杜德文 ;
陈志华 ;
王湘芹 .
地球化学, 2000, (06) :562-570
[7]   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泊沉积学响应 [J].
李玉成 ;
王苏民 ;
黄耀生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99-103
[8]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 [J].
施雅风 ;
李吉均 ;
李炳元 ;
姚檀栋 ;
王苏民 ;
李世杰 ;
崔之久 ;
王富保 ;
潘保田 ;
方小敏 ;
张青松 .
地理学报, 1999, (01) :12-22
[9]   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 [J].
陈骏 ;
安芷生 ;
汪永进 ;
季峻峰 ;
陈旸 ;
鹿化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498-504
[10]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