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雷达识别及在估测雨量中的应用

被引:41
作者
仲凌志 [1 ]
刘黎平 [1 ]
顾松山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关键词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对流云和层状云识别; Z-I关系; 降水估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 [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参考“峰值法”建立了利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强度识别混合型降水过程中层状云和对流云的方法,分析了反射率阈值和影响半径的变化对识别效果的影响,检验了识别效果,并分析该方法在雷达估测降水中的应用。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暴雨中层状云和对流云识别方法基本合理,配合云的垂直结构分析大部分地区识别的效果较好,同时通过该识别方法对合肥2002年6月19日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估测降水的应用,表明只按层状云的Z-I关系估测的雨强,相对于识别对流云和层状云后分别按各自的Z-I关系估测的单点雨强,其最大差别约达37%,相应的面雨量也有一定的差别;对流云的多少对发展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雨强有很大影响,这次混合型降水过程以对流云降水为主。对流云和层状云是形成暴雨的重要因素,准确地识别两者,对估测降水的精度会有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6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甘肃永登强对流云的雷达气候学特征分析
    渠永兴
    张强
    康凤琴
    [J]. 高原气象, 2004, (06) : 773 - 780
  • [2] 黄河上游对流云降水微物理特征的数值模拟试验
    赵仕雄
    许焕斌
    德力格尔
    [J]. 高原气象, 2004, (04) : 495 - 500
  • [3] AVHRR卫星资料在层状云降水区判识中的应用
    刘文
    王以琳
    赵玉金
    [J]. 气象, 2004, (02) : 3 - 9
  • [4] 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
    李昀英
    宇如聪
    徐幼平
    张学洪
    [J]. 气象学报, 2003, (06) : 733 - 743
  • [5] 兰州地区秋季层状云垂直微物理特征分析
    李照荣
    李荣庆
    李宝梓
    [J]. 高原气象, 2003, (06) : 583 - 589
  • [6] 青海东北部春季系统性降水高层云系微物理结构分析
    赵仕雄
    陈文辉
    杭洪宗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2, (03) : 281 - 287
  • [7] 高原东部春季降水云层的微物理特征分析
    李仑格
    德力格尔
    [J]. 高原气象, 2001, (02) : 191 -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