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58
作者
黄芳
邓瑛
曲梅
刘桂荣
刘园
张新
李洁
严寒秋
高志勇
刘白薇
李锡太
黎新宇
机构
[1]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关键词
腹泻; 细菌感染; 哨点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2010年北京市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血清型分布。方法收集2010年4—12月期间北京监测哨点的肠道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2118份,采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的方法对其进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并对其时间分布、感染者年龄分布及血清型别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2118份标本中,共分离到478株菌,检出率为22.6%。其中志贺菌位居阳性检出菌的首位,占40.8%(195/478),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肠致泻性大肠杆菌分别占23.8%(114/478)、19.0%(91/478)和4.8%(23/478)。肠道致病菌的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20~39岁的成年组,其中30~39岁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27.2%(92/338)。不同病原菌的人群年龄分布不同。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季节性,7—10月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23.5%(114/486)、32.8%(176/536)、36.1%(90/249)、25.9%(29/112),其余月份检出率<16.0%。检出的志贺菌以宋内志贺菌为优势血清型,占83.1%(162/195);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为优势血清型,占63.2%(72/114)。沙门菌以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分别占13.2%(12/91)、12.1%(11/91)。肠致泻性大肠杆菌以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2种菌群为主,分别占69.6%(16/23)、30.4%(7/23)。结论北京市感染性腹泻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等。其中志贺菌和沙门菌血清型构成发生了变迁。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8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信息分析[J]. 张昕,高永军,冯子健,王子军,冉陆.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32)
[2]   北京市奥运会期间肠道传染病病原学分析 [J].
黄芳 ;
曲梅 ;
刘园 ;
严寒秋 ;
高志勇 ;
窦相峰 ;
张海艳 ;
张震 ;
马建新 ;
郭晶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09)
[3]   北京市西城区2005-2007年志贺氏菌菌型变化及药敏分析 [J].
张晶波 ;
崔京辉 ;
王丽萍 ;
李达 ;
王永全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 (10) :982-984
[4]  
北京市重症感染性腹泻病原学和耐药性分析289例[J]. 田耕,王晶,李全瑞,王久伶,刑建刚,康丽红.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0)
[5]   2003-2007年西安市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J].
张晓宇 ;
吴守芝 ;
李一航 ;
王春娟 .
疾病监测, 2008, (01) :34-36
[6]   北京市2001~2004年志贺菌菌型分布及变迁分析 [J].
刘桂荣 ;
刘园 .
中国公共卫生, 2005, (06) :719-719
[7]   2003年中国部分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 [J].
刘秀梅 ;
程苏云 ;
陈艳 ;
袁宝君 ;
戴建华 ;
马群飞 ;
戴昌芳 ;
严纪文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5, (02) :97-99
[8]   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J].
刘秀梅 ;
陈艳 ;
王晓英 ;
计融 .
卫生研究, 2004, (06) :72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