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兰坪盆地构造流体与成矿作用的时空格架及可能的成矿模式

被引:9
作者
李小明
胡宝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湖南长沙
关键词
构造流体; 成矿作用; 成矿时空格架; 成矿模式; 兰坪盆地;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1.02.012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滇西兰坪盆地中新生代形成了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热液矿床成矿带。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的统一性是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前提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兰坪盆地的成矿时代、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盆地西缘出现以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兰坪盆地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晚第三纪期间,因盆地东、西部边界向两边地块的俯冲碰撞及中轴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导致盆地中央地带出现大规模成矿流体活动,成矿流体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分异、运移,及盆地受挤压隆升,变成山间盆地,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体圈闭,因而形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同时,含有挥发性组分汞、锑、砷的流体从深部沿中轴断裂带上升向两侧的次级构造裂隙带扩散,导致盆地东部复式背斜带中出现锑、汞、砷的成矿作用;其后,矿床受到改造和氧化作用。盆地内发育深大断裂;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是在构造流体演化的制约下完成的,同时成矿作用的发生改变了流体的性质和构造环境,促使流体的再次循环,出现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分带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关于多因复成矿床的一些问题 [J].
陈国达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3) :199-201
[2]   兰坪—思茅盆地砂页岩中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J].
刘家军 ;
李朝阳 ;
潘家永 ;
刘显凡 ;
张乾 ;
刘玉平 .
地质与勘探, 2000, (04) :16-19
[3]   兰坪白秧坪铜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J].
龚文君 ;
谭凯旋 ;
李小明 ;
龚革联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02) :175-181
[4]   裂变径迹法对兰坪盆地构造热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 [J].
李小明 ;
谭凯旋 ;
龚革联 ;
龚文君 .
矿物岩石, 2000, (02) :40-42
[5]   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的理论格架与方法体系 [J].
邓军 ;
杨立强 ;
翟裕生 ;
孙忠实 ;
陈学明 .
地球科学, 2000, (01) :71-78
[6]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J].
牟传龙 ;
王剑 ;
余谦 ;
张立生 .
矿物岩石, 1999, (03) :30-36
[7]   盆山转换与造盆、造山过程分析 [J].
许效松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6) :1-10
[8]   兰坪三山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J].
田洪亮 .
云南地质, 1998, (02) :83-86+88-90
[9]   盆山转换及其成矿作用——以昌都-思茅盆地和金沙江-哀牢山带为例 [J].
李兴振 ;
杜德勋 ;
王义昭 .
特提斯地质, 1998, (00)
[10]   滇西金满铜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J].
季宏兵 ;
李朝阳 .
矿物学报, 1998, (01) :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