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基底浅变质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4
作者
冯子辉
孙春林
刘伟
李景坤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浅变质岩; 有机地球化学;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松辽盆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5.01.009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基底石炭-二叠系地层处于浅变质阶段。岩石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有机碳含量0.05%~2.08%,氯仿沥青“A”含量0.0003%~0.0029%,MAB抽提物含量0.0012%~0.0028%,H/C摩尔比0.10~0.52,Ro范围2.98%~4.16%。随成熟度的增加,可溶有机质含量以及干酪根H/C摩尔比降低。按岩石抽提物的正构烷烃分布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可把样品分为两类,第一类样品中正构烷烃分布呈偶碳优势,伽马蜡烷丰度高、C28甾烷丰度高,反映高盐度环境菌、藻有机质的贡献;第二类样品中正构烷烃分布呈奇碳优势,伽马蜡烷丰度低、C29甾烷丰度高,反映陆源植物为主要生源的沉积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高瑞祺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2]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M].程克明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 [3] 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和无机碳同位素变化与古环境
    南君亚
    刘育燕
    [J]. 地球化学, 2004, (01) : 9 - 19
  • [4] 极低级变质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燕守勋
    田庆久
    吴昀昭
    [J]. 现代地质, 2002, (01) : 37 - 44
  • [5] 松辽盆地边缘石炭-二叠系地表石油显示及其地质意义
    刘晓艳
    杜鸿烈
    陈章明
    关德师
    付广
    李椿
    赵德斌
    [J]. 地球化学, 2001, (04) : 390 - 394
  • [6] 长沙-澧陵-浏阳一带冷家溪群及板溪群的甚低级变质作用
    朱明新
    王河锦
    [J]. 岩石学报, 2001, (02) : 291 - 300
  • [7] 沉积有机质中甾烷、4-甲基甾烷植物花粉来源的直接证据
    吉利明
    郑建京
    孟仟祥
    徐雁前
    张文正
    王少飞
    [J]. 地球化学, 2000, (02) : 175 - 179
  • [8] 成岩-极低级变质作用及油气勘探意义
    张继军
    毕先梅
    [J]. 地学前缘, 1999, (02)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