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油田桩106地区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盛文波
机构
[1]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曲流河; 网状河; 串珠状分布; 侧向加积; 垂向加积; 侧积体; 半连通体;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5.04.01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老河口油田桩106地区上第三系馆上段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从沉积机理方面解释了网状河与曲流河在生产动态中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原因,尤其是由于曲流河侧积体的存在,在垂直于古水流的方向上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存在见效慢或不见效的现象,这与因为废弃河道造成的边滩砂体间的不连通有本质的区别。地质研究中应区别对待这种具有相似的动态现象而不同成因的砂体,实际生产中尽量避免注水井与生产井分布在同一侧积体垂直于古水流的方向上。储层非均质性的精细研究为该类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84 +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2]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J].
曾流芳 ;
卢云之 ;
李林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5) :5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