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韵律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水平井挖潜——以孤岛油田中一区Ng5~3层为例

被引:69
作者
束青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岛采油厂
关键词
正韵律厚油层; 剩余油分布模式; 特高含水期; 注采模式; 水平井挖潜;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4.06.012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孤岛油田是一个高渗透、高粘度、高饱和的河流相正韵律沉积的疏松砂岩油藏,Ng3-4砂层为曲流河沉积,Ng5-6砂层为辫状河沉积。运用室内实验、矿场测井和动态监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根据Ng5-6砂层正韵律厚油层层内夹层分布特征及实际注采状况,建立了水井钻遇夹层、油井钻遇夹层、夹层在油水井之间三种类型12种注采模式,研究了不同注采模式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层内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层内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夹层厚度、延伸规模和垂向位置。针对孤岛中一区Ng53正韵律厚油层地质特征和特高含水期顶部剩余油富集规律,提出了实施水平井挖潜的原则,并优化了水平井位置、水平段长度、生产压差和提液时机等参数。矿场实施16口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井区综合含水率已达93.7%,采出程度高达45.3%的情况下,水平井初期产油量达18-33.5t/d,是周围直井的3-4倍,综合含水率只有38.8%,比周围直井低30%-50%。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83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模式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J].
陈程 ;
孙义梅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2) :24-27+68
[2]   厚油层内部相结构模式及其剩余油分布特征 [J].
陈程 ;
贾爱林 ;
孙义梅 .
石油学报, 2000, (05) :99-102+1
[3]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J].
徐安娜 ;
穆龙新 ;
裘怿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4]   注水正韵律油层水平井开采剩余油数值模拟研究──以五点注水井网为例 [J].
何鲁平,陈素珍,俞启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1) :47-50+104
[5]   双河油田厚油层内夹层分布特征 [J].
王国鹏,何光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55-5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