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在肿瘤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

被引:14
作者
吴朝泰
陈群
徐勤
刘梅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肿瘤/病理生理学; 活血祛瘀药/药理学; 肿瘤转移/中医药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3 [中医肿瘤科];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肿块[1][2]、有形可征、坚硬不移,属于中医的血瘀证范畴。临床证实恶性肿瘤病人的确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高凝状态一般又与病情轻重有关,随着病情不断加重,癌细胞不断生长、浸润、转移,机体逐渐显示高凝趋势。血瘀是肿瘤形成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而且出现在各个病理阶段,因而不同时期使用活血化瘀方药对肿瘤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甲皱微循环检查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119例血瘀证病例观察) [J].
高捷 ;
李学 ;
颜祥建 .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6, (04) :40-43
[2]   癌症患者的血瘀证研究 [J].
王禹堂 ;
王笑民 ;
郁仁存 .
中国医药学报, 1996, (06) :57-57
[3]   血瘀证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活性改变的观察 [J].
赵玉娟 ;
吴胜群 ;
徐新女 ;
梁晨 ;
华元军 .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6, (09) :10-12
[4]   益气养胃活血散结法治疗胃癌前期病变87例 [J].
梁启明 .
陕西中医, 1996, (01) :11-11
[6]   肿瘤转移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 [J].
王志新,张涛,张楚毅 .
中国肿瘤临床, 1995, (02) :139-142
[7]   中晚期恶性肿瘤辨治五法 [J].
杨元顺 ;
肖凤庭 .
陕西中医, 1995, (01) :16-17
[8]   抗肿瘤中成药研究现状 [J].
刘嘉湘 ;
朱晏伟 .
中国肿瘤, 1993, (06) :10-11
[9]   活血化瘀中药抗癌作用的研究 [J].
王德有 ;
王立苹 ;
张春玲 .
吉林中医药, 1993, (01) :44-46
[10]   肿瘤的血行转移与血粘状态的关系 [J].
马文建 ;
程广泽 .
中级医刊, 1992, (04)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