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充气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功能的临床应用

被引:41
作者
余深平
李子平
许达生
林尔坚
林佩庄
徐巧兰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广州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结肠肿瘤;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4 [肿瘤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大肠充气螺旋CT图像后处理功能在大肠病变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及大肠息肉患者进行了大肠充气螺旋呼扫描及空气投影成像(aircastimagingACI)、CT仿真内窥镜(CTvirtualendoscopy,CTVE)、多层面重建技术(multipleplannerreconstruction,MPR)3种图像后处理,并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34例患者,结肠癌30例,息肉6例(有2个息肉病灶分别位于2例结肠癌的近段肠腔内)。(1)大肠癌充气螺旋CT扫描3种图像后处理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的比较:①ACI:病变分型:正确22例,错误8例。环周侵犯判断:正确24例,错误6例。病变长径判断:正确28例,错误2例。②CYVE:病变分型:正确26例,错误4例。环周侵犯判断:正确25例,错误5例。病变长径判断:正确23倒,错误7例。③MPR:病变分型:正确24例,错误6例。MPR环周侵犯判断:正确30例,错误0例。病变长径判断:正确26例,错误4例。(2)大肠息肉充气螺旋CT扫描3种图像后处理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的比较:ACI:显示病灶4例,未显示2例;CTVE及MPR6例均显示。结论(1)对于大肠癌的诊断,CTVE对病变大体类型显示较好,MPR对于病变范围的判断最为准确,而ACI则有利于病变长径的判断。(2)对于大肠息肉:ACI能初步作定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2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cT仿真结肠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J].
张镭 ;
翟晓力 ;
李杰 ;
翟仁友 ;
王亚杰 ;
丁毅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9, (03) :26-29
[2]   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J].
李子平 ;
许达生 ;
孟悛非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02) :32-35
[3]   小的大肠癌双对比造影的诊断 [J].
许达生 ;
李良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1, (01)
[4]  
Technical report: Spiral CT pneumocolon for suspected colonic neoplasms[J] . Z. Amin,P.B. Boulos,W.R. Lees.Clinical Radiology . 1996 (1)
[5]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by computed tomographic colography: Feasibility of a novel technique[J] . AK Hara,CD Johnson,JE Reed,DA Ahlquist,H Nelson,RL Ehman,CH McCollough,DM Ilstrup.Gastroenterology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