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54
作者
周其全 [1 ]
杨生岳 [2 ]
袁振才 [3 ]
王引虎 [4 ]
张雪峰 [5 ]
高炜 [6 ]
石自福 [7 ]
杨有利 [8 ]
邬云红 [9 ]
范勇 [1 ]
王关嵩 [10 ]
高钰琪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高原疾病学教研室、教育部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
[2] 解放军第四医院呼吸内科
[3] 咸阳中铁一局咸阳中心医院
[4] 解放军医院高山病研究所
[5] 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
[6]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胸外科
[7] 解放军部队医院院部
[8] 解放军第十医院检验科
[9] 西藏自治区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内分泌科
[10]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病研究所
关键词
高原移居人群; 低海拔; 高原脱适应症; 诊断标准; 多中心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23 [军队临床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9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检测,并与同一地区、同一海拔高度、相同年龄梯度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找出高原脱适应症的规律和发病特点,并依据此特点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返回内地人群中有脱适应症状者占84.36%,其中60%为轻度反应,30%为中度反应,重度患者仅占10%。返回地的海拔越低、高原居住时间越长、高原劳动强度越大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病率越高。高原脱适应症患者不仅存在血液学指标异常,也常有左、右心功能的异常,尤以右心室的舒张功能恢复最慢,一般需1~5年。长期高原暴露人群的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表现为左、右心室增大,尤以右心室增大明显。此外高原脱适应症患者血压测定以低血压和低脉压多见,尿中可见微量蛋白,少数患者粪便潜血阳性。因此诊断高原脱适应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患者近期从高原返回平原,出现头昏、乏力、嗜睡、胸闷、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脱适应症状和体征,经短期休整或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同时须排除其他心、肺、脑、肾等器质性病变。结论高原脱适应症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某部抗震救灾官兵高原脱适应情况调查 [J].
石自福 ;
周其全 ;
马三丁 ;
闫成军 ;
向路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1, 29 (02) :114-115
[2]   3种中药复方制剂治疗高原脱适应症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J].
石自福 ;
周其全 ;
向路 ;
马三丁 ;
闫成军 ;
罗涵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1, 9 (04) :395-401
[3]   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血压、心电图及心胸比率观察 [J].
袁振才 ;
王显利 ;
侯明友 ;
廉栋 ;
周其全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 27 (11) :987-990
[4]   人体在高海拔低氧并重体力劳动时急性高原反应与肺动脉压的关系及其返回低海拔后的变化 [J].
杨生岳 ;
冯恩志 ;
闫自强 ;
贺巍 ;
田忠新 ;
殷和 ;
马力夫 ;
周其全 ;
石自福 .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0, 3 (02) :90-94
[5]   高原低氧对人体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J].
韩国玲 .
高原医学杂志, 2009, 19 (04) :62-64
[6]   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血液学变化观察 [J].
袁振才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 (06) :522-524
[7]   626例西藏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脱适应症状调查(四)——症状持续时间 [J].
崔树珍 ;
唐诗义 ;
牛文忠 ;
吴佑安 .
西南国防医药, 1999, (01) :47-49
[8]   626例西藏高原移居者返平原后脱适应症状调查——脱适应症状分度标准 [J].
崔树珍 ;
唐诗义 ;
牛文忠 ;
吴佑安 .
西南国防医药, 1998, (03) :176-177
[9]   久居高原者重返平原后脱适应问题调查 [J].
王秀娟 ;
朱洪俊 ;
毛辉青 ;
王玉梅 .
高原医学杂志, 1997, (04) :25-28
[10]   久居高海拔地区离退休干部返平原后脱适应SCL─90测试结果分析 [J].
朱平,李桂香,高良贵 .
高原医学杂志, 1995, (04)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