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夏季降水与前冬北太平洋涛动联系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8
作者
周波涛 [1 ,2 ]
夏冬冬 [3 ]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
[3]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关键词
淮河降水; 北太平洋涛动;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我国160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前冬北太平洋涛动(NPO)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年代际突变前后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前冬NPO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为显著的负相关,之后这种关系明显减弱.本文进一步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突变前后与前冬NPO异常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年代际突变前,当前冬NPO偏强(弱)时,夏季西太平洋对流层低层为异常气旋(反气旋)型环流控制,淮河流域上空大气异常下沉(上升),同时向淮河流域的水汽输送减弱(加强),这些条件不(有)利于淮河流域降水的发生,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因而偏少(多).在年代际突变后,前冬NPO异常对后期夏季与淮河流域降水相关联的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变得不明显,从而减弱前冬NPO与夏季淮河流域降水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振荡特征及其与气候背景的联系 [J].
魏凤英 ;
张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0) :1360-1374
[2]   江淮梅雨和赤道太平洋区域海温变化的关系 [J].
钱维宏 ;
朱江 ;
王永光 ;
符娇兰 .
科学通报, 2009, (01) :79-84
[3]   Hadley环流与北太平洋涛动的显著关系 [J].
周波涛 ;
王会军 ;
崔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999-1006
[4]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次的新预测因子和新预测模型 [J].
范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9) :1260-1266
[5]   北太平洋涛动与台风和飓风频次的关系研究 [J].
王会军 ;
孙建奇 ;
范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7) :966-973
[6]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J].
江志红 ;
何金海 ;
李建平 ;
杨金虎 ;
王冀 .
地理学报, 2006, (07) :675-686
[7]   淮河夏季降水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应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J].
高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1) :1-9
[8]   冬季NPO突变前后大气环流和我国天气气候的变化 [J].
郭冬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2) :180-188
[9]   冬季北太平洋涛动异常与东亚冬季风和我国天气气候的关系 [J].
郭冬 ;
孙照渤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4) :461-470
[10]   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J].
王 慧 ;
王谦谦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1) :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