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性质、控制人变更与掏空行为——来自后股权分置时期的经验证据

被引:5
作者
刘际陆 [1 ,2 ]
刘淑莲 [1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台州学院会计系
关键词
产权性质; 控制权; 控制人变更; 掏空行为;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2.11.010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68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产权性质、控制权及控制人变更对掏空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产权性质影响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政府控制级别越低,掏空行为越严重;非政府控制公司中的掏空行为也较普遍。第二,政府控制级别越低,控制权的"壕沟效应"越强;企业家公司的控制权"壕沟效应"比资本家公司低;外资控制公司的控制权则表现为"协同效应"。第三,当控制人变更时,政府控制公司会继续掏空上市公司;非政府控制公司则支持上市公司,但其支持只是为了日后更大的掏空。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上市公司控制性家族的隧道行为研究[D]. 申明浩.暨南大学 2007
[12]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equity markets [J].
Shleifer, A ;
Wolfenzon, D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66 (01) :3-27
[13]   The ultimate ownership of Western European corporations [J].
Faccio, M ;
Lang, LHP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65 (03) :365-395
[14]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 . Stijn Claessens,Simeon Djankov,Larry H.P La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2000 (1)
[15]  
The Exchange and Enforcement of Property Rights[J] . Harold Demsetz.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1964
[16]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17]   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 [J].
苏启林 ;
朱文 .
经济研究, 2003, (08) :36-45+91
[18]   公司购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吗?——基于公司购并动因的风险溢价套利分析 [J].
张宗新 ;
季雷 .
经济研究, 2003, (06) :30-37+94
[19]   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 [J].
刘芍佳 ;
孙霈 ;
刘乃全 .
经济研究, 2003, (04) :51-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