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综述

被引:49
作者
沈朴 [1 ]
张善文 [1 ,2 ]
林会喜 [3 ]
彭传圣 [3 ]
孙超 [3 ]
程付启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输导体系; 特征; 分类; 影响输导的因素; 控藏作用; 研究思路和方法;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4.01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气输导体系被喻为连接烃源岩和圈闭的桥梁与纽带,控制着油气成藏。在介绍输导体系的概念、特征、分类、要素、影响输导的因素等基础上,认为影响输导体系输导的因素主要包括输导要素的地质特征("征")和油气输导能量("能"),提出了"征能控输"的观点。简述了输导体系的控藏作用,指出输导体系控制输导路径、成藏时间、地点、类型及规模。总结了输导体系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存在问题,指出输导体系今后研究内容的重点是输导油气的条件、与圈闭的配置、输导效率、控藏作用等,研究方法和思路应向先宏观后微观、先地质特征后输导能量、先定性后定量、由深层到浅层,立体的、动态的、多因素分析的源—输—藏一体化方向发展,研究手段应向多学科综合,地质与物理模拟、计算机模拟结合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 / 8+111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断层两盘裂缝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宋国奇 ;
刘克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4) :1-3+111
[2]   渤南洼陷断层封闭性评价——以义37断块为例 [J].
魏艳萍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4) :36-38+113
[3]   油气输导通道的内部结构和输导机制特征 [J].
佟卉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 (02) :23-26+124
[4]   琼东南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运聚成藏模式 [J].
杨红君 .
中国海上油气, 2008, (02) :87-91
[5]   陆相断陷盆地成藏组合体定义及划分——以东营凹陷为例 [J].
郝雪峰 ;
熊伟 ;
闵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29-31+113+112
[6]   断层垂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吕延防 ;
沙子萱 ;
付晓飞 ;
付广 .
石油学报, 2007, (05) :34-38
[7]   济阳断陷湖盆输导体系研究与实践 [J].
王永诗 ;
郝雪峰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394-400
[8]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输导体系及成藏效应 [J].
魏福军 ;
高志前 ;
樊太亮 ;
李尧 ;
曾清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66-273
[9]   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 [J].
何登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2) :142-14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