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整合面的结构与油气聚集

被引:192
作者
何登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关键词
不整合面; 结构; 油气运移通道; 圈闭机制; 油气成藏模式; 油气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准噶尔盆地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为例,剖析了不整合面的结构特征。若不整合面之上无风化黏土层而为砂岩,不整合面多为流体输导体;发育风化黏土层时不整合面多形成圈闭。不整合面、断层和输导体构成优势运移网络,在断陷盆地表现为“近源”油气运聚,有陡坡带断层运移-不整合面分配和缓坡带不整合面运移-断层调整分配2种成藏模式;坳陷盆地多为“远源”油气运聚,不整合面与断裂构成的输导体系呈阶梯状逐渐升高,导致油气呈阶梯状运移聚集;前陆盆地冲断带主要为“源上”油气成藏,断层沟通上、下不整合面“系统”,油气呈“之”字形运移。不整合面的结构对油气运移和聚集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且随时间而逐渐演变。图8表1参62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9+201 +2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 [1] 不整合空间结构与油气成藏综述
    王艳忠
    操应长
    王淑萍
    宋玉斌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 326 - 330
  • [2] 准噶尔盆地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主控因素分析
    曹剑
    胡文瑄
    张义杰
    姚素平
    王绪龙
    张越迁
    唐勇
    [J]. 沉积学报, 2006, (03) : 399 - 406
  • [3]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不整合带的结构
    刘克奇
    蔡忠贤
    张淑贞
    赵桂青
    [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 (02) : 41 - 44
  • [4]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类型及控藏作用
    隋风贵
    赵乐强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 161 - 167
  • [5] 准噶尔盆地不整合类型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
    郭维华
    牟中海
    赵卫军
    邓国强
    [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2) : 1 - 3+5
  • [6] 不整合类型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尹微
    陈昭年
    许浩
    司玉梅
    [J].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 239 - 241
  • [7]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断裂-不整合面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
    陈中红
    吴孔友
    查明
    朱筱敏
    [J]. 地球学报, 2006, (01) : 63 - 68
  • [8] 隐蔽油气藏研究的难点和前沿
    郝芳
    邹华耀
    方勇
    [J]. 地学前缘, 2005, (04) : 481 - 488
  • [9] 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成果和方向
    匡立春
    吕焕通
    齐雪峰
    唐勇
    张鑫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 32 - 37+65
  • [10] 碳酸盐岩地区古风化壳岩溶储层
    许效松
    杜佰伟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5, (03)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