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兰进好
张宝石
周鸿飞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沈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育种栽培研究所
[3] 北京
[4] 辽宁沈阳
关键词
作物; 杂种优势; 遗传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0 [作物遗传育种];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作物品质,具有巨大的商用价值。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一直是近百年来遗传和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两个经典假说-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基本观点、不足之处。同时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的学术见解,如:上位性效应与杂种优势、基因网络系统与杂种优势、遗传平衡与杂种优势、活性基因效应与杂种优势、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QTL效应与杂种优势、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并列举了部分学说的分子证据。以期使人们能够了解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定位与上位性分析 [J].
曹立勇 ;
占小登 ;
庄杰云 ;
郑康乐 ;
程式华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1) :1241-1247
[2]   小麦杂交种及其亲本拔节期根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J].
王章奎 ;
倪中福 ;
孟凡荣 ;
吴利民 ;
谢晓东 ;
孙其信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5) :473-479
[3]   作物杂种优势预测与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 [J].
王凭青 ;
吴明生 ;
王远亮 .
作物杂志, 2003, (02) :11-14
[4]   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的研究进展 [J].
左波 ;
熊远著 ;
邓昌彦 .
中国畜牧兽医, 2002, (04) :34-36
[5]   作物杂种优势基础研究的进展 [J].
刘冬成 ;
张爱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1, (05) :334-338
[6]   利用RAPD进行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划分的研究 [J].
田曾元 ;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华北农学报, 2001, (02) :31-37
[7]   杂交水稻中超显性效应的分析 [J].
庄杰云 ;
樊叶杨 ;
吴建利 ;
夏英武 ;
郑康乐 .
遗传, 2000, (04) :205-208
[8]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 [J].
胡建广 ;
杨金水 ;
陈金婷 .
遗传, 1999, (02) :47-50
[9]   上位性效应是水稻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 [J].
余四斌 ;
李建雄 ;
徐才国 ;
谈移芳 ;
高友军 ;
李香花 ;
张启发 ;
M.A.SaghaiMaroof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8, (04) :333-342
[10]   活性基因效应假说 [J].
钟金城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2) :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