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被引:44
作者
萧放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风俗; 风俗观; 教化; 当代生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92 [中国风俗习惯];
学科分类号
030405 ;
摘要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 ,在传统风俗观下 ,“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古代学者的风俗观关注风俗发生的地域性与政治性 ,对风俗的教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强调。近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 ,人们对风俗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认为风俗可以救世 ,虽然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明显不同。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具有三种特性 :一、风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二、风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 ,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三、风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 ,但它还是能够移易的。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 ,传统风俗观有关风俗的理解与评述对于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我们的民俗学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 ,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 ,阐释自己对民俗文化价值的看法 ,区分民俗的美善与丑陋 ,注意与国家政府合作培育、提倡“良风美俗” ,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学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周礼正义.[M].(清)孙诒让撰;.中华书局.1987,
[12]  
中华全国风俗志.[M].胡朴安 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13]  
苏轼文集.[M].(北宋)苏轼 撰;孔凡礼 点校.中华书局.1986,
[14]  
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铭文拓本选编.[M].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文物出版社.1985,
[15]  
陈独秀文章选编.[M].陈独秀 著;三联书店 编辑.三联书店.1984,
[16]  
释名疏证补.[M].(清)王先谦 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7]  
阮籍集.[M].(魏)阮籍 著;李志钧等 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8]  
陆游集.[M].(宋)陆游 著.中华书局.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