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

被引:55
作者
李伯华 [1 ,2 ]
刘沛林 [1 ,2 ]
窦银娣 [2 ]
王鹏 [2 ]
机构
[1]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
[2]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人居环境; 自组织演化; 生态群落演替;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4.11.008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从自组织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等3个方面总结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将旅游要素流的时空变换作为主要驱动因子,构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的动力模型,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入侵、竞争、反应和调控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驱动力量和作用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居效应有差异。其中,入侵过程可看做是旅游要素流的空间集聚对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影响;竞争过程实质上是分化过程和共生过程的统一;反映过程是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适应与调整;调控过程是厘清乡村人居环境时空格局与旅游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53 / 13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 [J].
刘沛林 ;
于海波 .
地理科学, 2012, 32 (11) :1304-1310
[2]   近30年来国内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基于Bibexcel专业软件的统计分析 [J].
唐晓云 ;
叶琴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34 (09) :14-24
[3]   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空间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 [J].
陆林 ;
鲍捷 ;
凌善金 ;
曾琪洁 ;
虞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066-1074
[4]   世界遗产地旅游者地方感影响关系及机理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J].
苏勤 ;
钱树伟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137-1148
[5]   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12, 27 (02) :23-31
[6]   社会学视角下城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J].
邓玲 ;
侯欢欢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6) :239-241+244
[7]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 [J].
杨兴柱 .
旅游学刊, 2011, 26 (11) :9-10
[8]   旅游地居民文化保护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周庄古镇旅游区为例 [J].
胡小海 ;
黄震方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2) :100-106
[9]   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周侃 ;
蔺雪芹 .
人文地理, 2011, 26 (03) :76-82
[10]   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索 [J].
谢莉 ;
杨载田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62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