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孔菌的发酵培养及成分分析

被引:6
作者
吴锦忠
陈卫琳
郭嘉铭
黄年来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中药系
[2] 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
关键词
多孔菌科,发酵,培养基,中药化学成分,隐孔菌/化学,挥发油/分析;
D O I
10.13261/j.cnki.jfutcm.000651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植物药];
学科分类号
100703 ;
摘要
采用GC-MS-DS测定隐孔菌菌丝的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在检出20种成分中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4种,芳香族化合物10种,脂肪族化合物6种,与野生隐孔菌挥发油成分组成相比共有13种成分相同,占检出成分的65%。挥发油含量(2.185%)高于野生隐孔菌挥发油含量(1.412%)。通过TOT(总离子流)百分比测定,芳香族和脂肪族含量均高于野生隐孔菌,萜类含量二者基本相近。比较二者GC色谱扫描出峰时间,除了芳香族化合物出峰时间有差别外,萜类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出峰时间基本相似。综合对糖类、氨基酸、脂类及次生产物的成分比分析,提示可以将发酵培养的隐孔菌菌丝作为野生隐孔菌新药源的替代品进行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不同发酵培养隐孔菌及野生隐孔菌成分分析比较 [J].
吴锦忠 ;
陈卫琳 ;
黄年来 ;
郭嘉铭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7, (0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