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职业报刊理念的探寻与游移——张季鸾新闻思想述评

被引:9
作者
施喆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张季鸾; 《大公报》; 新闻; 言论自由; 表述自由; 报人; 报刊; 连续出版物; 自由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1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回顾20世纪中国新闻史,新记《大公报》(1926-1949)是必须提及的一张报纸。它以“四不主义”确立报纸的风格,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在1941年获颁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最佳外国报纸奖而成为当时中国报纸的翘楚。但对《大公报》的性质,除了以前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批判之辞外,学界的观点并非一致,或将《大公报》视作“职业化报刊”的尝试,或将其定性为“文人办报”的典型。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论中国新闻事业的三种角色定位 [J].
丁未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 (01) :44-5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