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应变

被引:14
作者
孟庆国 [1 ]
尹立雪 [1 ]
王珊 [1 ]
王正阳 [1 ]
岳文胜 [2 ]
郭智宇 [1 ]
白艳 [2 ]
机构
[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中心
[2] 重庆医科大学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 运动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1 [超声波诊断];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对握力试验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部应变变化的检测价值。方法采集74例(共81个斑块,7例为双侧斑块)住院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连续3个心动周期标准等长握力试验前后二维短轴灰阶图像,采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斑块肩部、顶部和基底部峰值应变,并计算斑块肩部、顶部及基底部的峰值应变和峰值应变差(△S肩=S肩-S基底部,△S顶部=S顶部-S基底部)。结果握力试验前后,峰值应变变化趋势均为肩部>顶部>基底部(P<0.01),△S肩>△S顶部(P<0.05)。握力试验前后斑块内同一点的峰值应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肩部峰值应变与握力试验前的收缩压存在非明显相关性(r=0.26,P=0.04)。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肩部稳定性较其他部位差,更易发生破裂;血压变化与斑块各取样点的应变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关系的临床研究 [J].
丁士芳 ;
张运 ;
张梅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 (08) :597-600
[2]   颈动脉粥样斑块应变及应变率分布的初步探讨 [J].
张鹏飞 ;
张运 ;
张梅 ;
姚桂华 ;
王荣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 (08) :12-15
[3]   论血管的力学性质 [J].
陈嵘 ;
程方荣 .
河南医药信息, 2001, (08) :32-33
[4]   Tensile property of atheromatous plaque and an analysis of stress in atherosclerotic wall [J].
Hayashi, K ;
Imai, Y .
JOURNAL OF BIOMECHANICS, 1997, 30 (06) :573-579
[5]   DISTRIBUTION OF CIRCUMFERENTIAL STRESS IN RUPTURED AND STABLE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 A STRUCTURAL-ANALYSIS WITH HIST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J].
CHENG, GC ;
LOREE, HM ;
KAMM, RD ;
FISHBEIN, MC ;
LEE, RT .
CIRCULATION, 1993, 87 (04) :1179-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