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质粳稻垩白动态形成与子粒后期灌浆关系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福
宋慧
崔喜艳
马景勇
孙长占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粳稻; 品质; 垩白; 灌浆速率;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2002.06.001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4个不同品质粳稻为材料,对强、弱势粒垩白形成的动态变化及与子粒后期灌浆速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强势粒垩白形成的动态过程主要集中在抽穗后的5~15d和15~30d,其它时期垩白度的变化不大,不同品质粳稻强势粒垩白形成的变化过程差异较大;弱势粒垩白形成的动态过程集中在抽穗后的10~35d和35~40d,以后垩白度的变化不大,但品质优的品种弱势粒在抽穗后35d达到成熟时的稻米垩白度,品质差的在抽穗后40d达到成熟时的稻米垩白度。不同品质的粳稻品种无论强势粒还是弱势粒最终垩白度形成期与子粒灌浆终止期是一致的,具有完全的同步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同粳稻品种灌浆特性的研究 [J].
张丽娟 ;
孙振东 ;
杨雨明 ;
赵文媛 ;
管文斌 ;
王伯伦 .
辽宁农业科学, 2001, (05) :22-24
[2]   人工控温条件下稻米垩白形成变化及胚乳扫描结构观察 [J].
程方民 ;
胡东维 ;
丁元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2) :20-24
[3]   浙江省早籼稻近期区试品种(系)蒸煮品质研究 [J].
郭银燕 ;
胡秉民 ;
张云康 ;
王忠明 ;
陈昆荣 .
作物学报, 1997, (05) :573-579
[4]   温度对早籼稻米垩白发生与胚乳物质形成的影响 [J].
沈波 ;
陈能 ;
李太贵 ;
罗玉坤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3) :183-186
[5]   稻米垩白度与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关系研究 [J].
钟旭华,曾宪江,徐益群,张佩莲,曾晓春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387-394
[6]   水稻籽粒灌浆特性与米质的关系 [J].
邵冬生 ;
唐建军 .
贵州农业科学, 1987, (02)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