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斑铜矿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11
作者
王焕 [1 ]
王立强 [1 ]
应立娟 [1 ]
郑文宝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质学; 斑铜矿; 岩浆作用;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1.02.011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甲玛矿床是中国国内少见的以斑铜矿为主要含铜矿物的产于斑岩成矿系统内的铜多金属矿床。斑铜矿是该矿床内普遍存在的重要铜矿物之一,广泛分布于矽卡岩型矿石、(矽卡岩化)大理岩型矿石中,有少量产于角岩型矿石中。在硅灰石矽卡岩型矿石内,斑铜矿分布最广,含量也最高,部分矿段中斑铜矿的含量高达75%以上,并与硅灰石呈共生或伴生关系。斑铜矿矿石以细(网)脉状、浸染状、块状构造为主,斑铜矿与黄铜矿普遍构成固溶体分离结构。在不同类型矿石中,斑铜矿具有不同的颜色,角岩中的斑铜矿以蓝色为主,矽卡岩中以锖紫色、棕红色为主,大理岩中以紫红色为主。研究表明,斑铜矿颜色的多样性主要是由Fe含量、形成温度及固溶体出溶的黄铜矿的含量多少造成的。斑铜矿固溶体分离结构及矿床中硫铋铜矿形成条件的研究表明,甲玛矿床中的斑铜矿多形成于中-高温(225~450℃)阶段,少数形成于中温(175~225℃)阶段。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矿床内的硫主要为岩浆来源。斑铜矿矿物学研究成果表明,甲玛矿床的形成与中新世岩浆活动有关,是典型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特征
    王焕
    唐菊兴
    应立娟
    王立强
    秦志鹏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8 (01) : 103 - 112
  • [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郑文宝
    陈毓川
    宋鑫
    唐菊兴
    应立娟
    黎枫佶
    唐晓倩
    [J]. 矿床地质, 2010, 29 (05) : 775 - 784
  • [3]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斑铜矿的特征浅析
    应立娟
    王登红
    唐菊兴
    王焕
    王崴平
    [J]. 矿床地质, 2010, (S1) : 325 - 326
  • [4]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唐菊兴
    王登红
    汪雄武
    钟康惠
    应立娟
    郑文宝
    黎枫佶
    郭娜
    秦志鹏
    姚晓峰
    李磊
    王友
    唐晓倩
    [J].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 495 - 506
  • [5]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辉钼矿Re-Os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应立娟
    王登红
    唐菊兴
    畅哲生
    屈文俊
    郑文宝
    王焕
    [J]. 地质学报, 2010, 84 (08) : 1165 - 1174
  • [6]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铋矿物及其与铜矿化关系
    应立娟
    王登红
    唐菊兴
    王焕
    陈振宇
    郑文宝
    黎枫佶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 40 (04) : 801 - 809
  • [7]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应立娟
    唐菊兴
    王登红
    畅哲生
    屈文俊
    郑文宝
    [J]. 岩矿测试, 2009, 28 (03) : 265 - 268
  • [8] 西藏冈底斯甲马和南木矿床流体包裹体SR-XRF研究
    连玉
    徐文艺
    杨丹
    陈伟十
    曲晓明
    陈栋梁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03) : 185 - 198
  • [9] 西藏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的基本特征与成矿远景分析
    孟祥金
    侯增谦
    叶培盛
    杨竹森
    李振清
    高永丰
    [J]. 矿床地质, 2007, (02) : 153 - 162
  • [10] 西藏冈底斯铜矿带甲马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与驱龙斑岩型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研究
    佘宏全
    丰成友
    张德全
    李光明
    刘波
    李进文
    [J]. 岩石学报, 2006, (03) : 689 - 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