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被引:53
作者
郑文宝 [1 ]
陈毓川 [2 ]
宋鑫 [3 ]
唐菊兴 [2 ]
应立娟 [2 ]
黎枫佶 [1 ]
唐晓倩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中国黄金集团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矿床成矿系列; 元素分带;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0.05.005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已经成为冈底斯成矿带内为数不多的铜品位高、规模大、矿体连续性好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文章根据167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对各元素平面分带、(Pb+Zn)/Cu、Au/Cu、Mo/Cu、Pb/Ag、Zn/Pb、Zn/Cu比值分带以及剖面上元素的分带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具有典型的与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分带特征,矿体由深部向浅部具有Mo→Mo(Cu)→Cu+Mo→Cu(Pb+Zn+Mo)→Cu(Pb+Zn)→Pb+Zn的成矿元素分带现象,具有高温→中低温成矿演化的特点。研究提出,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是由北东至南西,流体源位于矿区北东部的则古朗地区。这种典型的热液分带特征同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近管道相Pb/Ag比值高、远离喷口Zn/Pb、Zn/Cu比值高的元素分带特征有着本质的区别。矿区北部则古朗地区高Mo/Cu比值以及钼元素矿化强度随标高降低愈强的分布特点,均预示了该地区是深部隐伏含矿斑岩体之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775 / 7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模型 [J].
唐菊兴 ;
王登红 ;
汪雄武 ;
钟康惠 ;
应立娟 ;
郑文宝 ;
黎枫佶 ;
郭娜 ;
秦志鹏 ;
姚晓峰 ;
李磊 ;
王友 ;
唐晓倩 .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495-506
[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中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成矿意义 [J].
应立娟 ;
唐菊兴 ;
王登红 ;
畅哲生 ;
屈文俊 ;
郑文宝 .
岩矿测试, 2009, 28 (03) :265-268
[3]   西藏工布江达县沙让斑岩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唐菊兴 ;
陈毓川 ;
王登红 ;
王成辉 ;
许远平 ;
屈文俊 ;
黄卫 ;
黄勇 .
地质学报, 2009, 83 (05) :698-704
[4]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唐菊兴 ;
黄勇 ;
李志军 ;
邓起 ;
郎兴海 ;
陈渊 ;
张丽 .
矿床地质, 2009, 28 (01) :15-28
[5]  
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地质、蚀变与成矿[J]. 杨志明,侯增谦,宋玉财,李振清,夏代详,潘凤雏.矿床地质. 2008(03)
[6]   锡铁山喷流沉积矿床卤水与海水的相互作用 [J].
祝新友 ;
邓吉牛 ;
王京彬 ;
林龙军 ;
樊俊昌 ;
孙淑秋 .
地质论评, 2007, (01) :52-64
[7]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喜马拉雅早期成矿作用——来自冲木达铜金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 [J].
李光明 ;
刘波 ;
佘宏全 ;
丰成友 ;
屈文俊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81-1486
[8]   从REE和硅同位素特征探讨西藏甲马矿床层状夕卡岩成因 [J].
姚鹏 ;
李金高 ;
顾雪祥 ;
郑明华 ;
陈建坤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4) :305-313
[9]   西藏冈底斯铜矿带甲马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与驱龙斑岩型铜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研究 [J].
佘宏全 ;
丰成友 ;
张德全 ;
李光明 ;
刘波 ;
李进文 .
岩石学报, 2006, (03) :689-696
[10]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的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来自斑岩矿床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 [J].
李光明 ;
刘波 ;
屈文俊 ;
林方成 ;
佘宏全 ;
丰成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4) :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