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苜蓿品种在青岛地区的适应性

被引:28
作者
衣兰智
李长忠
刘洪庆
杨国锋
孔繁臻
孙娟
机构
[1]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草本植物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苜蓿; 品种; 株高; 产草量; 茎叶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2007-2010年,在青岛地区对引进的23个国内外苜蓿品种进行了膜侧种植、无灌溉、无施肥模式的田间试验,观测分析了各品种产草量、株高、茎叶比等指标。结果表明,23个苜蓿品种在青岛普遍生长良好,国外品种生产性能优于国内品种;播种当年干草产量膜侧种植组明显高于直接播种组,干草产量增幅(除甘农4号、新疆大叶和牧歌401外)均在50%以上;干草产量与年均日照时数、年均温的灰色关联度分别达到0.795 5和0.878 9,而与年均降水量关联度仅为0.569 1;株高最高的是WL323为87.8 cm,最低的是敖汉苜蓿,仅74.7 cm;供试23个品种的干草产量与株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株高与草产量相关系数达到0.65以上,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茎叶比最低的是牧歌401,仅为1.22,绝大多数苜蓿品种的茎叶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综合评价认为供试23个苜蓿品种中的WL323、牧歌401、驯鹿3个品种综合生产性能较好,适宜在青岛地区辅以膜侧种植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四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营养品质及越冬率的综合评价 [J].
于辉 ;
姚江华 ;
刘荣 ;
崔国文 ;
侯少清 .
中国草地学报, 2010, 32 (03) :108-111
[2]   美国引进苜蓿品种半湿润区栽培试验 [J].
杨红善 ;
常根柱 ;
周学辉 ;
苗小林 ;
路远 ;
王永林 .
草业学报, 2010, 19 (01) :121-127
[3]   民勤荒漠区优良苜蓿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J].
李发明 ;
刘世增 ;
郭春秀 ;
朱淑娟 ;
程秀英 .
草业学报, 2009, 18 (06) :248-253
[4]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17个不同秋眠级苜蓿的生产性能 [J].
杨曌 ;
张新全 ;
李向林 ;
万里强 ;
何峰 .
草业学报, 2009, 18 (05) :67-72
[5]   陇东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J].
曹宏 ;
章会玲 ;
马永祥 ;
陈红 ;
方刚 ;
韩霁光 ;
张富忠 .
草业学报, 2009, 18 (03) :184-191
[6]   郑州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评价 [J].
耿繁军 ;
朱伟然 ;
李黎 ;
张亚军 ;
严学兵 ;
王成章 .
草业科学, 2009, 26 (06) :70-77
[7]   北京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生长动态比较 [J].
严秀将 ;
冯长松 ;
卢欣石 .
草业科学, 2009, (06) :78-83
[8]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J].
姚玉璧 ;
张秀云 ;
段永良 .
草业科学, 2009, 26 (03) :43-47
[9]   国内外16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J].
王赞 ;
李源 ;
孙桂枝 ;
高洪文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12) :4-10
[10]   共和县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J].
吴让 ;
李金红 ;
蓟尚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5) :6141-6142+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