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17个不同秋眠级苜蓿的生产性能

被引:97
作者
杨曌 [1 ,2 ]
张新全 [1 ]
李向林 [2 ]
万里强 [2 ]
何峰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眠级; 农艺性状;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7个苜蓿品种在湘西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性状指标,包括12项农艺性状指标与粗蛋白含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建立品种适应性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在湘西南地区表现较好的苜蓿品种有盛世、丰宝、CW680等,而阿尔冈金、皇后2000品种的生产性能较差,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粗蛋白>叶长>叶宽>茎粗>株高>再生速度>主根长>鲜干比>根颈直径>单株干重>侧根数目>茎叶比>根系鲜重,可为南方亚热带地区苜蓿引种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根颈变化特征分析 [J].
韩清芳 ;
吴新卫 ;
贾志宽 ;
刘玉华 .
草业学报, 2008, (04) :85-91
[2]   当前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J].
戚志强 ;
玉永雄 ;
胡跃高 ;
曾昭海 .
草业学报, 2008, (01) :107-113
[3]   苜蓿生长特性和产草量关系的研究 [J].
魏臻武 ;
符昕 ;
曹致中 ;
王晓俊 ;
耿小丽 ;
赵艳 ;
朱铁霞 .
草业学报, 2007, (04) :1-8
[4]   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J].
尹利 ;
逯晓萍 ;
傅晓峰 ;
李美娜 ;
郭建 .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03) :21-25+43
[5]   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的比较研究 [J].
冀天会 ;
张灿军 ;
谢惠民 ;
杨子光 ;
郭军伟 ;
孟丽梅 ;
马雯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103-106
[6]   旱稻抗旱性评价指标研究 [J].
鲁雪林 ;
王秀萍 ;
张国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124-126
[7]   小麦主要育种目标的灰色系统方法探讨 [J].
周晓果 ;
张正斌 ;
徐萍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2) :81-84
[8]   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山东小麦新品种(系)综合表现的评价 [J].
韩启秀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2) :312-314
[9]   上海地区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的筛选 [J].
何亚丽 ;
常青 ;
陈鲁勇 ;
许宝刚 .
草业科学, 2004, (09) :25-32
[10]   小麦与抗旱性有关的根系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J].
吴永成 ;
周顺利 ;
王志敏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3)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