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际交往与网络社区归属感——对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实证研究

被引:22
作者
王依玲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人际交往; 网络社区; 归属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调查数据,探讨了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人们在网上的社会网络规模以及网络社区归属感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一、人们通过网络联系的人呈现出"差异格局",同龄人和朋友居于差序格局的中心;二、人们通过网络主要维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三、大多数网络社区参与行为停留在"浅层参与"层面,网络社区归属感不强;四、网上的网络社会规模与网络社区归属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网络社区归属感是可以逐渐培养的,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人们接触网络的时间更多,网络社区的归属感或许会有上升的趋势。但这还有待时间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刘丹鹤, 2007
[12]  
弥漫的传播[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杜骏飞著, 2002
[13]  
互联网与社会学[M]. 兰州大学出版社 , 陈文江,黄少华主编, 2001
[14]  
COMPUTER NETWORKS AS SOCIAL NETWORKS: Collaborative Work, Telework, and Virtual Community[J] . Barry Wellman,Janet Salaff,Dimitrina Dimitrova,Laura Garton,Milena Gulia,Caroline Haythornthwait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1996
[15]   网络社区及其交往特点 [J].
王欢 ;
郭玉锦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19-21+26
[16]   “网络社区”的社会学初探 [J].
张咏梅 .
科学·经济·社会, 2003, (03) :60-64
[17]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 [J].
汪寅 ;
黄翠瑶 .
广西社会科学, 2003, (08) :45-47
[18]   认同之舞:虚拟社区里的人际交流 [J].
杜骏飞 ;
巢乃鹏 .
新闻大学, 2003, (02) :51-54
[19]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J].
王晓霞 .
南开学报, 2002, (04) :88-94
[20]   论网络社区的社会角色与行动 [J].
魏晨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1, (02) :141-146